5月13日下午,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鸿日达”)召开了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,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与业内人士的关注。公司高层详细介绍了经营状况、业务规划及研发进展,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。2024年,鸿日达实现营业收入8.3亿元,同比增长15.22%,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亏损757.28万元,同比下降124.43%。这份成绩单让人感到既欣慰又遗憾。
鸿日达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玉田在会上表示,公司将继续巩固传统业务的基础,同时积极开拓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空间。他提到,鸿日达将利用3D打印技术,扩展机构件和消费电子市场,并通过封装级散热片努力填补国产供应链的空缺。作为精密电子连接器及金属结构件领域的专业企业,鸿日达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智能可穿戴设备等3C消费电子行业。
从具体的业务来看,2024年鸿日达的连接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.17亿元,同比增长9.11%;而机构件业务则表现抢眼,营业收入达1.74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48.77%。BG大游(集团)唯一官方网站尽管营业收入有所增长,净利润却出现亏损,这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:其一,股权激励计划导致股份支付费用显著增加;其二,为拓展新业务,公司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大幅上升;其三,原材料采购成本攀升,尤其是金盐价格同比涨幅明显。
鸿日达的财务总监陈璎在会上表示:“为了应对成本的上升,公司计划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法来降低成本。此外,我们还将通过套期保值业务来稳定材料价格,从而降低材料成本,BG大游(集团)唯一官方网站并持续推动精益生产模式。”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投资者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在业务推进方面,鸿日达在2024年取得了多项突破。例如,公司汽车连接器成功通过海外重要Tier1厂商的审厂,BG大游(集团)唯一官方网站获得了供应商代码并实现批量供货;板对板(BTB)连接器也已向核心客户小批量交付。公司还根据国内重要客户的需求,完成了精密机构件的升级迭代,后续计划推进生产线的扩产。
随着人工智能、智能驾驶等产业的快速发展,芯片产业对热管理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激增。鸿日达董事会秘书蔡飞鸣介绍:“公司散热片生产线年末具备量产能力,目前已有两条生产线条生产线。我们将全力拓展国内市场,同时积极与海外客户合作,争取进入国际供应链。”
在研发创新方面,2024年鸿日达的研发投入达5839.65万元,同比增长24.39%。公司的一些新产品,如汽车高保持力单层埋入成型自锁连接器、储能连接器等,已经进入量产阶段。3D打印方面,鸿日达已完成设备开发,进入批量制造阶段,具备从设备研发到成品加工的全流程量产能力。
在智能制造方面,鸿日达通过自动化设备打造智慧工厂,实现业务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。公司在昆山和东台建设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,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,持续优化工艺设计与管理流程。借助自动影像检测系统和MES生产管理智能化等技术,鸿日达的智能化制造水平不断提升。
展望未来,鸿日达将顺应行业趋势,持续拓展连接器和机构件业务,同时重点发展半导体封装级散热片和3D打印等创新业务,以优化产品结构,打造新的增长曲线。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指出,随着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推动,电子产品向小型化、高速化和智能化发展,精密电子连接器和金属结构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。
然而,连接器市场竞争激烈,国内外企业众多。鸿日达必须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、强化成本控制,以增强市场竞争力。在半导体封装级散热片及3D打印等新业务领域,尽管发展潜力巨大,但技术壁垒高、市场开拓难度大,公司需注重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的协同推进。
值得一提的是,鸿日达在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.5元(含税)。陈璎表示,该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,若获通过,公司将在两个月内完成权益分派工作。这一举措无疑为投资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未来的鸿日达,值得期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